关灯
开启左侧

[资讯] 磡厚:铜铁岭下的红色山村

[复制链接]
 

红军在铜铁岭战役指挥部荣光公祠。



红军驻地旧址



厚村红军堡全景

  将乐县白莲镇磡厚村,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红色山村。
  村子四周,群山拱卫,峭石如悬,村口乃一狭小豁口,据此把守,可谓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。
  80年前,这里曾是红军战斗过的山村。1933年7月,东方军入闽,红七军团19师两度住进这里的红军堡。1934年春天,东方军在村后打响铜铁岭战役,彻底粉碎了敌人的东方封锁线计划,保卫了中央苏区。
  红19师两度住进红军堡
  一座古堡雄峙于村西山岗上依,黄墙红瓦、气势恢弘,这就是红军堡。
  古堡,土木结构,下层墙体为不规整的石块堆砌而成,厚近2米;上层为三合土夯就。大门上方,悬挂着书有“红军堡”的金色牌匾,为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所题。土堡内设三进大厅,起居室、炊事房、储藏室、议事厅、水井、浴室,样样齐全,可容纳200人饮食起居,聚会议事。中厅水房,汩汩流淌着山泉,掬一捧入口,清冽甘甜,沁人心脾。
  土堡厚实的土墙上,每隔数米便设有一碗口大小的观察孔,内窄外宽,或朝左或朝右或朝下倾斜,既便于观察和射击,又可防止堡外弹箭射入。土堡东西两侧是两座碉楼。固若金汤的古堡,原来是护卫村民的“金光罩”。
  据村民介绍,他们都是宋代武状元汤鸴的后裔。汤鸴是福建首位武状元,将乐县南口乡温坊村人士,金榜提名后,曾奉旨率军前往云南边陲平叛,屡立战功,后因内贼出卖,殒命疆场。磡厚村村民秉承先祖遗风,习武之风代代相传,但练武仅为健体防身和守护家园。清代,朝廷强令磡厚村集体服兵役,组织兵团听候调遣。咸丰七年(1857年),兵团被调往归化(今明溪)守城,村民英勇奋战,大获全胜,朝廷赐银元一千以示褒奖。为躲避兵燹战乱和抵制兵役,族长提议用所得银元在村中构筑一座具有防御性的土堡,历时五年,土堡终于落成,并命名为“靖平庙”。
  蒿黄芦白,星移斗转。1933年7月中旬的一天,驻守将乐县城的红7军团第19师一部百余人,奉命撤至偏僻地带休整待命。红军纪律严明,秋毫无损,村民认定这是一支穷人的好队伍,便打开大门,将红军指战员迎进土堡。
  红军发现这里地势险要、易守难攻,群众基础又好,就在土堡和位于村东大排岗的荣光公祠里驻扎下来,组织成立磡厚乡苏维埃政府,发动群众打土豪、分田地,筹粮筹款。在村庄通往白莲、归化(现明溪县)的关隘口和村头村尾日夜安排岗哨值守,并在土堡后山搭建了哨所,密切注视白莲、归化一带的敌情变化。村民自发成立赤卫队,纷纷拿起藏在土堡内的火铳、长矛、大刀,与红军一道站岗放哨。红军则视驻地如故乡,待百姓如亲人,帮助村民砻米、挑水、砍柴、割稻,与乡亲们建立起深厚感情。
  20多天后,敌人对红军大肆进行围追堵截,制造白色恐怖,局势异常严峻。为了不让战火兵燹连累磡厚村的父老乡亲,红军决定向明溪、宁化一带转移。撤离时,有4名汤家子弟毅然参加红军。第二年夏天,族人收到发自江西瑞金的来信,告知有两名子弟在长汀松毛岭战斗中不幸牺牲。另两位磡厚子弟后来在湘江战役中壮烈牺牲。
  荣光公祠:铜铁岭战役指挥部
  磡厚村旁的铜铁岭,是将乐县、明溪县交界的咽喉要塞。
  1934年春铜铁岭战役打响,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东方军粉碎蒋介石发动第五次“围剿”,保卫中央苏区取得胜利的重要战役。
  1934年3月,国民党东路军总司令汤恩伯部攻下沙县、将乐、泰宁县城后,命令李默庵所属第10师由将乐进攻归化。
  3月19日,为抵御李默庵所部向归化苏区进攻,保卫中央苏区,红7军团第19师再次奉命进驻磡厚村,再次住进红军堡。战士们早出晚归,肩扛手提着铁锹、山锄、土箕,在附近的铜铁岭挖战壕、修工事,伺机阻击从泰宁、将乐驰援归化的敌军。军团长寻淮洲、政委乐少华将指挥部设在村东侧大排岗上的荣光公祠,电话线一直延伸到前方阵地。
  3月22日9时30分,铜铁岭战役打响,红7军团19师与敌军前卫旅10师28、30旅和师直属队一部1000余人展开激战。磡厚乡苏维埃政府率领游击队员和村民踊跃支前,帮助红军运送炮弹、抢救伤员、提供补给。敌10师以59团为主力,向铜铁岭左右夹击,以58团一部正面向铜铁岭进犯,红19师以两个团的兵力沿敌军前进路线的左侧直插铜铁岭展开攻击,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4时结束。红军共打死打伤敌官兵400多人,击毙敌团长一名,敌营长三名,俘敌数百人,缴枪千余支。此役不仅夺回了归化,解放了永安,保卫了中央苏区,还在东南战线上阻止了敌军的前进,彻底粉碎了敌人的东方封锁线计划,受到中革军委的表彰。
  据村中老人汤老伯回忆,铜铁岭战役敌我交火期间,敌军曾从永安派出2架轰炸机对我军阵地实施狂轰滥炸,地面作战的敌军乘势纵火烧山,妄图对我军实施立体式进攻。那天,站在土堡上往铜铁岭方向望去,只见前方阵地烈火冲天,硝烟弥漫,灰烬从空中飘来,铜铁岭上空一片通红,滚滚浓烟久久才散去。
  如今,荣光公祠仍矗立在磡厚村东面的山腰上,青砖黑瓦、白椽彩檐,庄严肃穆,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铜铁岭战役那波澜壮阔的情景。当年红军在公祠右侧墙面上用白石灰刷写的“没收豪绅地主的财产和土地分给工农群众”大幅标语,至今依然赫然醒目。进入公祠,瞻仰当年红军首长指挥铜铁岭战役时使用过的办公桌、马灯,住过的房间,烧水煮饭用的灶台,悬挂在公祠上的寻淮洲、乐少华照片,敬仰、追思之情油然而生。
  青山环抱、谧静祥和,磡厚,这个小山村,把当年的红色传奇长久地珍藏在大山里。 (信息来源:三明日报)


 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录

本版积分规则


0关注

4粉丝

195帖子

热门图文
排行榜
作者专栏

关注我们:微信订阅号

官方微信

客服微信

服务热线:

0598-2262555

公司地址:将乐县水南众联创客空间2层

邮编:353300 Email:admin@353300.com

Copyright   ©2006-2024  将乐在线  举报电话:0598-2262555 举报邮箱:admin@353300.com  ( 闽ICP备2020022618号-1 )